首页 >> 资讯动态 >>各类资讯 >> 怎样做好蒙氏?
详细内容

怎样做好蒙氏?

 

【园长、教师必读】怎样做好蒙氏?

  云飞老师在全国蒙氏教研组活动上的发言

 

2Q3415UF2.jpg

 

怎样才能做好蒙氏教研?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蒙氏?

 

一、什么是蒙氏?

在我眼中,蒙氏代表着懂孩子的教育,它通过创造环境,帮助孩子进入自主学习状态,让孩子自我完善和成长。蒙氏代表了独立思考与实验精神,代表了对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尊重。蒙氏不是现成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与自我更新。

 

1、 最好的示范就是孩子

 

蒙台梭利本人是最好的示范,这些能够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传递给别人的人,她们的自身成长条件并非是最好的、最优越的,并非是现成条件都堆积好了才做出成果来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蒙台梭利的最早的一个班级——儿童之家,50个孩子都是贫民窟的小孩,她所面对的家长的素质、孩子的状态,孩子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等等都不佳,其条件别说和现在的城市中的孩子,就是和现在乡镇里的孩子,恐怕都不能比。但她是如何把蒙氏教学做成功的呢?同样,你在今天看到范老师讲述蒙氏时娓娓道来、从容不迫,但放在30年前,中国是个什么样的环境?那时人们对蒙氏理念的接受度如何?你能想象她是如何面对公立园体系的种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和来自家长的压力,如何来进行蒙氏教学实验的么?

 

所以说,蒙氏首先代表了独立思考与实践精神,代表了在没有条件时也要创造条件、没人教也能依靠自己闯出一条路的精神。

 

另外一个最好的示范就是——孩子!孩子们在操作教具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在没有我们的引导下,自己会不断尝试、探索并找到自己的方式。所以,孩子本身就是在给我们示范怎样学习、怎样让自己成长的过程。孩子们身上的这种自发的、自己琢磨、享受乐趣、不断探索、不怕失败的劲头,是给成人的最好的示范。在这点上,我们跟孩子比起来真的差了很多,我们总是把事情没有做成归结为外部原因,而很少彻底反思自己。

 

2、 懂孩子的教育

 

不管是哪个专家、哪本教科书,教育的核心点都必须是孩子,都必须以研究孩子的成长规律为出发点。所以不要说蒙班开展不起来是由于园里没给条件,没人培训等等,这些都是外在的借口。为什么蒙台梭利、范佩芬的蒙氏能够开展起来?就是因为他们在琢磨孩子,真正的琢磨孩子。就如同是你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后,你是不是愿意花最大的力气琢磨他,你是不是愿意花最大的力气给他一个你认为对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

 

这里所说对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你认为对的方式和他认为对的方式不一样,这很正常。因此不要怕错,错很正常,但你不去了解、不愿踏出那一步才是最大的错误。

 

3、 独立思考与实验精神

 

就像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出不断尝试的精神,比如他们在操作教具时的不断试错,试对了他会很高兴,试错了重新来过。所以不要怕错,蒙台梭利也是一样,她也是在不断地尝试和验证。因此我们实验班要有实验精神,要有“胆大包天”的尝试精神,哪怕不顺利,哪怕没成功,但这个经历本身就比你按照原来的模式混过一个日子要好得多。不管成功与否都是收获,都有价值。

 

4、 多元化与个性化

 

好的蒙氏教育,同样是个性化的,是不同的,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国家、地域、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素质的不同,这些蒙氏教育活动的开展一定是不一样的,流程、内容、形式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但相同的地方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

 

实验班教学活动开展起来之后,叫不叫蒙氏都不重要。老师之间关于教学有点争议是很正常的。比如说走线怎么安排,我们跟范老师的安排也不一样,不是说范佩芬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对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要用更广的视野去看待这个问题。就像是你可以以你的方式走到天安门,我可以用我的方式走到天安门,关键是我们都走到了天安门,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方式,骑车也好坐城铁也好。

 

所以这也是我们需要理解的地方。蒙台梭利就在告诉我们,孩子与孩子之间不一样,小明的成长轨迹与小张的成长轨迹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是对的,是世界的本来面貌。而我们受到的所有的传统教育方式却在告诉我们“你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你们只有一个评价标准,你们只要考好分听好话,只要不捣蛋,就是好孩子”,这才是真正错误的地方。

 

蒙班是否应该安排孩子们走线?当然可以进行,关键在于你怎么理解这个环节,不要为了走线而走线,不要认为到点了不走线的孩子就是不听话,这种理解下当然不需要走线,这不是走线而是在走监狱了。“走线”是为了帮助在两个环节之间进行很好的切换,一个很热闹满头大汗的孩子回到教室一直平复不了安静不了,这个时候通过走线及欣赏音乐来平复孩子的心理、锻炼平衡力,这时的走线环节就是对的。

 

所以关键在于你是知其然,还是知其所以然。如果这期讲座能够刺激我们去思考“所以然”,那真是天大的功德。“所以然”这个事情太了不起了。凡事去琢磨“所以然”,不管你是在日常的生活、还是工作、还是对待家庭、朋友方面,这种思维模式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我前几天看一个片子,是关于乔布斯在1995年的一段采访,那段采访在采访后就被电视台弄丢了,直到2011年这段采访录像才被找到,在重放这段采访时发现乔布斯在十几年前说过的话在现在竟然一一应验,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乔布斯,他是一个凡事不弄明白所以然、不刨根问底、不知道为什么就吃不下睡不着的一个人。他执着于问“为什么?”“真的是这样吗?”他认为别人怎么讲是别人的事情,我要明白为什么,我要琢磨明白才有我的选择和行动!正是执着于此一点,成就他和苹果事业。

 

5、蒙氏不是现成的

 

前面我们已经分享了,越不是现成的,有的时候越逼着我们去创造;越是现成的太多,越会忽略创造能力,越失去的事务的本来意义。比如很多加盟园就是因为现成的东西太多了,把88件套一下子都摆出来,只想着现成的东西怎么弄,怎么操作,结果忽略了本身,忽略了他应该如何去思考创造。

 

6、 蒙氏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什么是蒙氏?蒙氏的核心目标就是怎样帮助孩子进入自发自主自动自觉的这样一种状态当中去。只要能让他进入这种状态,几乎就大功告成了,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我们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达成这个目标,而去铺垫、准备、刺激、引导。只要你把握住这个核心目标,什么事都可以做好。

 

比如潍坊举办的跳蚤市场就特别好,又有很多新变出,如官方摊位、DIY售卖、尤其是孩子们花样百出的表现等等。在很多园举办的活动中,都能发现他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味道来。这些,就是蒙氏,这些活动,就是最好的蒙氏活动。在博苑各地的丰富多彩这些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们成为主人,让孩子们自己做主、亲身体验、做出判断和决定,是符合蒙氏理念的教育活动最本质的东西。

 

我们一方面要谦虚的向请来的知名专家学习,另一方面也要知道,博苑八年来,在幼儿园创建的过程当中,对蒙氏的理解和践行已经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可能在规范化和细节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但就我们给幼儿园带来的新的教育思考和教育活动而言,比如小农场、游泳馆、童子军、儿童陶艺等等,所有这些,在国内没有一家幼儿园像我们一样去执着的追求,而这是最高级别的蒙氏教育。

 

我们要意识到在这方面我们是做的最好的。只不过,我们年轻的老师,要通过读书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把这些实践活动升华到规范和理论高度。否则的话,一些老师可能会陷入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教具而教具的死胡同。

 

比如10个圆柱体的教具,有理解和没理解去投放和操作,就完全不一样。有理解就知道它的很多原理,可以让它成为涉及多个领域、适合多个年龄段孩子的最有深度的教具;而不理解的只能把它看成是圆木块。所以要想让自己上升成为专家,并与人分享自身经验,唯有读书,别无捷径。否则的话,腹中无物怎能提升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慢慢体会到读书给你带来的收获,享受读书给你带来的乐趣。

 

3320946_085658180552_2.jpg

 

 

二、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蒙台梭利教师?

 

上面的讨论,我们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蒙氏,那么,怎样才能开展好蒙台梭利教育活动呢?老师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蒙台梭利教师呢?我把它总结为五个词:

 

1、享受:享受乐趣,如果你认为琢磨教学、琢磨孩子是一件苦差事,是一项任务,那么这件事情就不要去做了。只有相信,才会带来执著,才会产生强烈的意愿,才会持久。

 

2、琢磨:不成魔,不成器。蒙氏教学需要不放过自己,需要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需要观察、思考和总结。

 

3、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一名教师不能让自己成为一名读书人,不能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那么很难想象她会给身边的孩子带来学识、视野与气质之美,也无法想象她能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的很远。

 

4、积累:蒙氏教研活动也好、读书会也好,成果不是一下子就显现的。但是如果你半年后一年后回头再看,就会发现收获是很大的。我希望我们的老师一年后能够对大家讲自己我们这一年的收获是很大的,并对教学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提升。历练的过程,同样是重要的积累。

 

5、突破:所有人类的进步,都源于观念的突破。提醒各位年轻老师,不要被别人的框框限制住,不要被你的同学、园长限制住,不要被权威和专家,包括范老师、蒙台梭利限制住,你可以尝试做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事情,只要是你独立思考和愿意践行的。

 

001TgX5Ugy6FzzVPDmdd5undefined690.jpg

 

三、蒙班的教学计划怎样制订?

 

每每被加盟园园长问到能不能给出一份统一的蒙氏教学计划?每次都似乎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这是因为对所有孩子而言,蒙氏没有统一的计划,都统一了,就不是蒙氏。本质上,蒙氏是一对一的,每个孩子都是沿着自己的路径在发展的,无法给出一个30个孩子一起进行的、统一的教学计划。

 

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无法给出30个孩子统一的计划,但可以沿着这四条线来思考班级教育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第一条线叫“儿童的发展目标线”,教师通过学习,可以大概了解儿童发展的一般状况和平均状况,这有助于她更好的理解身边孩子的行为和能力水平。无论是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还是按照蒙台梭利著作中的建议,儿童成长的不同年龄段是一定的共性的,包括肢体运动能力、语言发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发展状况,不是为了在班级内实行统一教学,而是能够帮助老师们建立起一个框架,从而更好地为不同的孩子设定发展目标。

 

第二条线是“教育环境的建设线”,比如小班孩子的教具如何投放?是全部投放还是逐步投放?投放的顺序应该如何安排?答案是逐步投放,根据孩子能力的发展的快慢分步投放。班级教师应当对班级教具的投放和开发,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当然这个投放并不是简单的把现成的88件套分成3年6个学期逐批放,这个理解是错误的。蒙氏教具绝不仅仅限于88件套,这只是基础中的基础。蒙氏教具的涵义是非常广阔的,包罗万象,甚至可以说,教具的不断开发投放过程,就是蒙氏教师的主要工作。一个好的蒙氏环境,需要不断地开发琢磨、不断升级和变化,这是一个持续工作。我们的教学计划,就可以围绕着环境的丰富、教具的开发与投放展开。根据班级孩子的成长和年龄段分步,班级环境也应该是逐渐成长和丰富起来的,对一个班级而言,怎样制订出一个计划,比如把三年的时间分解为三个目标: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是这个月的计划,我们在环境上要做出哪些尝试、为适应一些孩子出现的敏感期,哪些区域的教具需要增加和拓展?中期指3-6个月的计划,这学期需要做出哪些调整和改变?如何配合主题进行环境的建设?长期则指超过一年的计划,要思考整体而言,孩子哪方面的发展是欠缺和不足的,以便从环境上做出大的改善。

 

第三条线是“社会活动主题活动线”;幼儿活动的开展,不应该是零散的、随机的,应当有主线和计划。主题活动,能够很好地把分散的活动串接起来。比如遂川博苑举办的我是小小理财家活动,成功地用一个主题把“超市行”、“儿童跳蚤市场”、“博苑币”活动串联了起来,这样系列的有主题的活动,能够促进孩子们更深入地参与和思考。

 

第四条线是“日常生活的教育线”;这部分是更容易理解和操作的,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都是蒙氏教育的最好时机。把孩子需要掌握的自理能力、环境照顾能力、日常行为能力,列入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这些方面的发展。

 

总之,在蒙班,依据以上四条线制订出来的计划,并非是班级统一实施的集体教学计划,而是老师心目中的一个框架。实际实施当中,每个孩子是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敏感期发展的,是按照不同的“计划”发展的。

 

20120321161719_dwCQw.jpeg

技术支持: 北京博苑教育集团 | 管理登录
seo seo